犯罪故意名词解释

       点击:13      来源:

犯罪故意一般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犯罪故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1)直接故意。也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2)间接故意。也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间接故意具有以下三种情形: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1、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了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如甲为放火烧乙的房屋而放任了将睡在房中的乙烧死;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2、为追求某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一危害结果发生,如甲为打一野兔而置可能误中正在附近采摘果实的某乙于不顾,并开枪击中某乙致死;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3、突发性犯罪中不计后果放任某种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某甲因违法犯罪被某乙当场抓获,为挣脱逃跑,某甲掏出匕首向某乙刺去,致某乙心脏被刺破伤重而死。以上三种情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都是持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OtF51律师网——法律知识分享51lvshi.cn

本文链接:http://www.51lvshi.cn/fl-6-1748.html犯罪故意名词解释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网站,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请大家时刻谨防诈骗!

上一篇:怎么样才算传播婬秽视频罪

下一篇:父母看孩子手机判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