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拖欠未还不属于刑事案件,但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证明骗取贷款,则构成刑事犯罪。因此,如果借款人故意拖欠贷款或以虚假证明骗取贷款,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由于贷款拖欠未还涉及到民事纠纷,因此它不能被视为刑事案件。这意味着,如果贷款拖欠未还,不能将其归类为刑事犯罪。相反,它应该被视为一种民事纠纷。但若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证明骗取贷款的,才构成刑事犯罪的,能改成刑事案件。
能否将贷款拖欠归类为刑事案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183条的规定,拖欠工资报酬达到一定数额或者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酬达到200人以上且1年内不支付的情况,应当认定为“拖欠劳动报酬罪”。而根据《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拖欠工资报酬达到200人以上,拖欠的工资报酬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情形,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因此,将贷款拖欠归类为刑事案件需要满足上述法律要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难以严格区分拖欠贷款与拖欠劳动报酬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同时,我国《刑法》中也规定了其他涉及拖欠工资报酬的法律责任,如《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罚款责任,《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47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工资支付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将所有拖欠工资都简单地归类为刑事案件。
总结:在处理涉及贷款拖欠未还的案件时,应严格区分拖欠贷款与拖欠劳动报酬罪,依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同时,我国《刑法》中还有其他涉及拖欠工资报酬的法律责任,应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将所有拖欠工资都简单地归类为刑事案件。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本文链接:http://www.51lvshi.cn/fl-5-397.html 未偿还贷款是否构成犯罪?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网站,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请大家时刻谨防诈骗!
上一篇: 债务权利的分类有哪些?
下一篇: 如何打赢有借条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