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损失重大,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这些行为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损失重大,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交通事故逃逸罪处罚规定
交通事故逃逸罪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或者乘车人逃离现场,导致后续处理无法进行,从而给受害人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交通事故逃逸罪,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其中,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特别严重或者残疾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过失犯罪和犯罪未遂除外。
对于交通事故逃逸罪,我国《刑法》第133条明确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单位或者长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事故现场指挥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指派或者强令他人指派、强令他人前往事故现场处置的;
(二)在事故现场指挥员职务范围内,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或者指派事故现场处置的;
(三)在事故现场指挥员职务范围内,不按照规定实施抢救的;
(四)因故意破坏或者伪造事故现场、毁灭或者转移证据,影响事故调查的;
(五)阻碍、干涉事故现场抢救或者导致事故调查无法进行的的其他行为。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行为人,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同时,单位或者长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事故现场指挥员有指派或者强令他人指派、强令他人前往事故现场处置、在事故现场指挥员职务范围内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或者指派事故现场处置、在事故现场指挥员职务范围内不按照规定实施抢救、因故意破坏或者伪造事故现场、毁灭或者转移证据,影响事故调查的、阻碍、干涉事故现场抢救或者导致事故调查无法进行的其他行为的行为人,也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罪是一种严重犯罪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行为人,应当依法从重处罚。同时,单位或者长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事故现场指挥员有指派或者强令他人指派、强令他人前往事故现场处置、在事故现场指挥员职务范围内不按照规定报告事故或者指派事故现场处置、在事故现场指挥员职务范围内不按照规定实施抢救、因故意破坏或者伪造事故现场、毁灭或者转移证据,影响事故调查的、阻碍、干涉事故现场抢救或者导致事故调查无法进行的其他行为的行为人,也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文链接:http://www.51lvshi.cn/fl-4-918.html 肇事逃逸罪行的认定原则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网站,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请大家时刻谨防诈骗!
上一篇:蓄意酒驾撞人如何认定?
下一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表中的责任应该如何划分?